【
儀表網 市場行情】2024年上半年,光伏領域的硅料、硅片、電池片以及組件等上市公司虧損較為嚴重,但是
逆變器廠家卻仍然可以盈利,部分廠家甚至可能在2024年上半年重新實現增長。
具體而言,海外市場對逆變器廠商相對友好。同時客戶對于逆變器的質量要求高,采購黏性較大,天然保有了一部分壁壘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4年上半年歐洲市場、新興市場需求環比增長。兩者刺激下,中國逆變器月出口量自2月起連續4個月環比正增長。
盡管存在階段性供需調整,未來裝機量的增長仍會帶動逆變器市場需求的爆發,但需要注意地緣政治風險,面向下一階段,把握新興國家市場和本土化定制將更加重要。
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,光伏產業逐漸轉入周期性下行階段。
各細分領域中,逆變器公司受影響卻較小。盡管面臨行業趨勢影響,其盈利能力普遍有所下滑,但大部分公司的歸母凈利潤仍然維持正值,并且已經有回暖的趨勢。
01光伏市場水深火熱,逆變器成為一片凈土
當前階段,整個光伏行業正處于階段性需求調整階段,反映到下游市場是慘烈的價格戰。
就光伏組件市場來看,其價格已經跌至0.7元/瓦,并且還有下探趨勢。這甚至已經低于部分企業的制造成本。
有積累的巨頭公司可以頂著虧損繼續生產甚至擴產,體量較小的公司則只能停工停產。
可以說,整個光伏市場的主旋律仍是承壓。
2024年上半年,硅料、硅片、電池片以及組件等領域的上市公司虧損尤為明顯,多家企業虧損已經覆蓋了去年同期的盈利。
一個有趣的現象是,逆變器公司卻異軍突起,禾邁、德業以及錦浪這三家上市巨頭仍然保持盈利狀態。
禾邁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歸母凈利潤為0.67億元,同比下降61.83%。雖然凈利潤有所下降,但是仍然盈利。
德業與錦浪都已經發布2024 年半年度業績預告。
德業在2024年上半年預計歸母凈利潤為11.8億元-12.8億元,相較于去年同期增長-6.39%-1.53%。而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歸母凈利潤為4.33億元,可見第二季度表現轉好。
錦浪在2024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計為3.3億元-4.0億元。雖然相比去年同期下降48.14%-36.18%,但這是因為錦浪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只有2028.62萬元。第二季度的歸母凈利潤預計在3.05億元-3.8億元之間,相較于去年同期(3.04億元)有所增長。
從這三家逆變器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來看,二季度凈利潤的回升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。
02出海謀生
盡管全球市場承壓,逆變器廠商在海外還是過的相對好一些。
先看幾組數字。
2023年,禾邁微型逆變器及監控設備總銷售收入為14.13億元,其中境外銷售收入占比超過90%,并且境外銷售毛利率為51.90%,遠超境內的毛利率(34.58%)。
圖片來源:禾邁2023年年度報告
禾邁境外收入來自歐洲、北美以及拉美等地區,其中占大頭的是歐洲地區。歐洲地區的銷售收入占境外收入的65.79%,歐洲地區的銷售毛利率達到52.1%,超過平均水平。
除此之外,德業也在積極“走出”國門。
2023年,德業的逆變器主要銷往南非、德國、巴西、印度等市場,總計銷售 88.90 萬臺,其中儲能逆變器 40.87 萬臺,組串式逆變器 20.67 萬臺,微型并網逆變器 27.35 萬臺。
2023年德業的逆變器銷售收入為44.3億元,境外收入占將近四分之三。其中南非是德業光伏產品境外收入的主要來源,占比將近三分之一,毛利率較高,為52.68%。
圖片來源:德業2023年年度報告
不過,德業與禾邁的不同在于,德業的境內逆變器銷售毛利率同樣很高,達到51.02%。
德業在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中對自己2024年上半年業績回升做出了解釋。簡單來說,就是新興市場需求爆發以及歐洲市場持續擴展的結果。
此外,錦浪對自身4-6月份歸母凈利潤有望回正的解釋,同樣提到了海外出貨的影響。
2023年,錦浪海外地區(包括港澳臺)的營業收入占比為39.52%,但是占大頭的中國大陸市場毛利率僅為29.56%,遠低于海外地區的毛利率(36.71%)。
圖片來源:錦浪2023年年度報告
具體而言,美歐光儲裝機仍在持續增長,根據BNEF數據,2023年美國光伏裝機37GW,同比增長59%,其中集中式裝機26.6GW,同比增長21%,戶用裝機8.7GW,同比增長31%,工商業裝機超過2GW,同比持穩。
且歐洲去庫存即將完成,據集邦咨詢數據,2024 年第一季度,歐洲戶儲裝機消耗量約為1.9GWh,截止今年6月,去年底的4.4GWh基本已經消耗完畢。戶用逆變器尤其是微型逆變器在海外回暖態勢明顯。
而美國工商業領域所用的逆變器功率較大,其本土逆變器品牌適配性較差,基于此,國產逆變器廠商實際迎來了更多機會。
03海外市場正在回暖
據海關總署數據,2024上半年,我國對新興市場的逆變器累計出口金額大幅度增長,其中印度同比增長105%,巴基斯坦同比增長297%,越南同比增長54%,巴西則同比增長44%。
制圖:芯流智庫 數據來源:海關總署
在歐洲市場方面,去庫存基本完成。
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相關信息,2023年下半年以來,由于歐洲庫存積壓,需求放緩,逆變器出口歐洲金額環比連續7個月的下跌。
但從2月以來,截至今年6月,中國逆變器月出口額已經連續4個月環比正增長。
制圖:芯流智庫 數據來源:海關總署
除了海外市場需求增加外,逆變器行業本身的獨特性也是其率先回暖的重要因素。
逆變器對電站的發電可靠性和效率影響極大,客戶對于逆變器的質量要求高。因此,客戶對熟悉的頭部企業的采購黏性高,即使市場競爭同樣激烈,也難以出現類似于光伏組件那樣激烈的價格競爭。
因此,對于頭部上市逆變器公司來說,周期的下行階段可能較短,并且低谷仍然可以維持盈利。
04尾聲:未來光明但挑戰仍在
根據中國光伏協會預測,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計在 390-430GW,GW級市場將達到39個,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計將達到 512-587GW。
國際能源署發布的《世界能源展望2023》指出,到2030年,可再生能源將在新的電力容量中貢獻 80%,僅太陽能光伏就占一半以上。
盡管存在階段性供需調整,未來裝機量的增長仍會帶動逆變器市場需求的爆發,而中國逆變器企業已經在國際上打出了品牌。
但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隨之而來。
舉例而言,美國政府對中國到達美國港口的逆變器加征 25%的額外關稅,歐洲太陽能制造委員會ESMC則建議采購歐洲制造的逆變器應優先于中國制造的逆變器。
市場發展到今天,全球化逐漸發展出諸多隱性壁壘,這一點值得后續出海發展的廠商警惕。
面向下一階段,把握新興國家市場和本土化定制將更加重要。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